Peter Cooperation的实物产品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他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都可以表现出合作社的理念。 比如有了环保理念的基础后,我们可以选择瓶装类的包装材质;有了简约朴实的理念,我们在外观包装上做到更极简,去掉不必要的内容和因素。
但商业服务类怎样做到呢? 为客户提供一些服务中怎样的表现类型和形式可以与合作社的理念同频? 这样看来“服务”的难度相对比“产品”的难度会更复杂和高级一些。主要体现在提供服务的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素质、技术、经验和沟通能力。 能节约客户的时间、精力、费用,这是服务的核心。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可以制作和使用一些工具。比如电商们提供在线购物或在线知识,不仅缩短了消费者的时间,还可以提供更多更多层次的体验。其中电商平台就是一种工具。
我们可以再讨论合作社伞下的Quiet Brother项目,人们喜欢访问QB网站是为了更有效率的解决进入国内市场并把完成自己的销售目标。 就像选择能够给我们带来成就感的实物商品的策划一样, 我们也可以主动去选择持续我们成就感的商品为主导的服务。 合作社实物商品的诞生来自项目发起人、设计师、生产厂家、包材、营销团队、物流及管理、资金方完成一样, 服务商品的项目也可以由发起人、设计师(包括信息平面设计和服务设计)、运营团队(生产)、营销及管理、资金方来合作并创造更多的价值。
服务类的商品中,平台始终是服务人员及服务公司的延伸工具,不能取代服务提供者本身。 归根揭底,在服务商品中,服务提供者本人的角色将转换成“商品”的角色。这就是除了特殊情况外,保险和其它员工一般的状态都是穿着西装或统一装的原因。
把人当成商品? 这里又转牛角尖的空隙。其实商品本身不是冰凉的东西,而是被洗脑成这样子。 商品本身是人的行为的延伸,如果商品这个次已经无法挽回“冷酷”的标签,那么首先是其商人的问题。 彼得公司始终认为商品是生命循环生态中有生命里的一环,人做该做的Business,充当Product的角色,这是态度的问题,而不应该是从善恶的角度去接近。